回答下列問題
(一)植物病原菌的變異機制為何
一、重組:大都發生於有性生殖。
二、突變:遺傳物質突然變化而能夠遺傳與下一代。
三、適應:可利用原來無法利用之物質稱為適應,是暫時性的,如果是永久性則為突變。
四、特殊變異機制:真菌之擬有性生殖、細菌之擬有性生殖、病毒之重組、在培養機上失去毒性。
(二)十字花科蔬菜根瘤病菌(Plasmodiophora brassicae)在土壤中存活的構造為何
病原菌以休眠孢子在土壤中長期存活。
(三)那一種昆蟲可以傳播梨火傷病
螞蟻、蜜蜂、蠅類。
(四)敘述植物缺鎂的病徵
因移動性高,缺乏時的症狀是發生於植株下方的老葉上。缺鎂時,老葉之葉緣及葉脈間呈現黃褐或黃紅色,葉脈仍保持綠色。
鎂既為葉綠素之組成分,故缺鎂最初普通徵狀為老葉之葉脈間黃化,最後始涉及幼葉,此亦可推想鎂在植物體內與磷,氮類似極易移動。
菸草缺鎂:菸草缺鎂時,除葉脈及其附近組織仍保持綠色外,葉片變黃,缺綠,由下位葉開始,漸至上位葉。
(五)寫出Pyricularia oryzae及Bremia lactucae引起作物病害的名稱與病徵
Pyricularia oryzae
水稻稻熱病
葉稻熱病:發病初期先於葉面上形成褐色或暗綠色小斑點,如環境適合,擴大成紡錘形。此時病斑周圍成黃色,中間赤褐色,內部灰白色。嚴重時葉片枯萎甚至全株枯死。
穗稻熱病:發生於穗頸、枝梗及穀粒上之稻熱病統稱為穗稻熱病。一般穗頸及枝梗上病斑呈淡褐色或暗褐色,穀粒之病斑則為暗灰色或白色。發病後穀粒不充實或為不稔粒。
節稻熱病:稻莖節呈暗褐色,容易折斷,且上部逐漸枯死,通常在水稻抽穗後較易發現。
葉舌稻熱病:發生在葉鞘與葉鄰接位置呈褐色。
Bremia lactucae
萵苣露菌病
初期於葉表出現水浸狀淡黃色小斑點,病斑逐漸擴大並受限於葉脈,而形成不規則形之黃色角斑,溼度高或露水多時,於病斑之葉背長出白色黴狀物,最後病斑壞死呈褐色,病斑互相連結導致葉片枯黃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