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BC 紀錄片《56 Up》,看到貧富差距之外還看到甚麼? |
作者 黃 嬿 | 發布日期 2015 年 07 月 16 日 | 分類 人力資源 |
某方面來說,文明無法掩蓋叢林世界的本質,社會階級永遠都在,要打破階級人人平等只是一種烏托邦的理想。然而,過去這個議題能夠隱性存在,是因為在成長的時代,看似人人都有往上爬的機會,但是當在停滯的時代,資源分配沒有重新調整,加上貨幣政策引發貧富差距擴大,階級問題就浮上檯面。
英國公共電視 BBC 日前播出一部話題性頗高的記錄片《56 Up》,導演邁克爾·艾普特從 1964 年開始記錄一群七歲的小孩,每隔七年訪問一次,一直到 2013 年他們 56 歲時結束拍攝。導演要呈現的是不同出身背景的小孩,在夢想、婚姻、人生上有甚麼不一樣的發展。
一個人的心智與個性,出身背景看似決定一切。像片中出身孤兒院的 paul,從七歲時的談話,就看得出是個缺乏自信,濃濃憂鬱情感的小孩,與優渥家庭出身的 John 與 Andrew,七歲時面對問題就充滿自信,講得出金融時報,按照父母規畫好的升學計畫一路當個資優生,最後做律師,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實在是天差地遠。
很多人看了影片,可能會認為這部片要凸顯的是社會階級化、貧富差距擴大、政治討好右派、社會流動凝結。確實在經濟成長停滯的時代,機會愈來愈被既得利益者掌握,若沒有講求齊頭式平等的社會制度,來平衡精英優勢的話,很有可能就會導向階級流動停滯的局面。
但是其實片中也要突顯的是,一開始你的夢想有多大,與你付出多少努力仍然是成功與否的關鍵。像是片中第一個出現的女孩 Sue,沒念過大學,最後靠自己和原生家庭的幫忙,不但撫養了兩個小孩,還在大學中擔任行政主管,她對自己的人生沒有後悔,且感到自豪。
而曾經能夠進入亞伯丁大學,但一年級就輟學的 Neil,還曾經當過流浪漢,他七歲時對自己的人生充滿抱負,想要成為有地位的人,但到了 21 歲,對鏡頭承認他沒有責任感,28 歲成為流浪漢,雖然最後做了小地區的議員,微薄薪水仍然脫離不了貧困生活,他其實想當作家,但心裡也知道他的作品沒人看。
另外一個是農人的兒子 Nick,因為老師的啟發,讓他開始對飛機感興趣,甚至去研究月亮,在理化方面的天份,讓他一路念到牛津大學物理系,28 歲時因為英國緊縮學校經費,因此到美國做核電研究,也是一個因為啟蒙加上天分與努力而成為上流階級的例子。
雖然父母出身上流社會的小孩,七歲就知道自己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人,他們的夢想很高很大,而出身平民的孩子,夢想小到去超市上班,孤兒院的孩子甚至連明天會怎樣都不確定。
不過,一路順遂的人生也不見得滿足,做律師的 Andrew 說比起一起長大的朋友當上部長,他覺得自己其實很失敗。另外一個做律師的 John,他老婆不必上班仍然在 50 歲的時候後悔自己沒有職業。
無論貧富貴賤,當導演問到甚麼時候感覺到幸福,大家的答案都是跟朋友、家人在一起的時候、看到自己孩子畢業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時候,就連裡頭最不得志,也沒婚姻的 Neil 都說,跟朋友在一起甚麼都可以聊的時候感到非常快樂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