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表的岩石,因長期暴露於大氣中,受風雨寒暑等氣候因子之侵蝕,漸次崩壞,成為細小粒子,慢慢分解而成.此種作用,稱為風化作用.而引起岩石風化的原因,溫度,水,空氣,生物等作用,分述如下:

一 溫度的作用

物體均因溫度的變化,而行膨脹或收縮,岩石亦由溫度的升降,而膨脹或收縮其體積,由於構成岩石的礦物種類,其伸縮率不一,致岩石發生亀裂,而漸次崩壞.

 

二 水的作用

岩石發生亀裂後,雨水則能侵入其中,更可促進岩石的崩壞,於是,當溫度降低時,裂隙內的水則凝結成冰,由於冰的膨脹,岩石更易崩壞.

岩石也容易為流水,激浪所沖擊與侵蝕.例如海岸溪谷的奇形怪石,即為這種沖擊與侵蝕作用的結果.又水與二氧化碳氣體,氧氣,氨母尼亞等,作用於岩石時,能促進岩石的分解,使岩石變質.例如由碳酸鈣所成的石灰石,大理石,方解石等岩石,遇到含二氧化碳氣體的水時,則漸次受到侵蝕而容易分解;含有矽酸鹽類的長石,雲母石等,遇到含有碳酸氣體的水的作用時,而成為陶土,此種陶土內如含有種種不純的物體時,則成為黏土.

 

三 空氣的作用

脆弱的岩石,亦有因風力吹動而漸次崩壞的;又當空氣中的氧與二氧化碳氣體作用於岩石時,則生化學變化,而岩石崩壞.例如鐵器,受空氣中氧的作用,常因生銹而變為氧化鐵,岩石中的鐵的化合物,遇到氧氣時,亦變為氧化鐵,在遇水則變為氫氧化鐵,此為岩石崩壞的主要原因.

 

四 生物的作用

由岩石崩壞所生成的土壤,雖然含有磷酸,鉀,鈣等為植物生育上必須的無機成分,因為缺乏有機成分的氮素,故不適於高等植物的生育.但如雨露中的微量氮素達於土壤,則可供地衣類,蘚苔類等低等植物生育及繁殖.如此經過長久的歲月,這些低等植物腐朽死亡後,而成為有機物,當有機物漸次增多時,乃適於高等植物的生長.高等植物生長後,其根分泌酸類,溶解岩石,故促成岩石風化的作用力量甚大.

由以上種種風化作用生成的土壤,即可在風化的地方或其附近,堆積而成為土壤;但大部因風化作用而生成的土壤,多為雨水,河水,海水或風等搬運,而帶至遙遠的地方,堆積起來,乃成為現在的土壤.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土壤之生成
    全站熱搜

    簡單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